“春播一粒粟,秋收萬顆籽”通俗一點就是面朝黃土、背朝天,汗流浹背,早出晚歸,不辭辛苦,一季一季、一輩一輩,忙著種、忙著收,就這么養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,這是做農活的場景縮影,其實萬事萬物都有落地、生根、開花、結果的發展規律,對應的就是四種形態。
在干一件事之前總會先想到某種預期收獲,干N件事就會對應N種的理想場景,對于這種美好場景的向往是人人皆追求的生活目標,這是事件的一種最終形態--結果形態,正是這種形態出現就像彼岸的燈塔驅使著人類不斷前進。當這一件事已經開始干了或是啟動了,意味著某個種子已經被埋下,千里行程開始用腳步丈量,這種動作狀態就是落地形態,它表明了為實現某種愿望開始播種了。而當這一件事開始不斷地演變、裂變、甚至質變,從而推動了另外一件事的發生,這種事態變化稱之為生根形態,它說明播下的種子已經存活,具備了推動下一階段的生命力,這一環節很關鍵,并且隨著事件的形態變化,勢必會開枝散葉,再加上更多助長因素的投入,促使事件達到最優態勢,就會出現階段性的成果狀態--開花形態,它的出現是對所有付出或投入反饋的一種有利信號。
當然這四種形態的變化發展有著很多復雜因素,或是出現其他可變可不變的狀態,總歸來說,只要這件事開始了,都是會有一種結果出現的,如愿與否皆有定數,古人言:道可道非常道、名可名非常名,想要得到好的果,勢必要種下好的因,遵循事物發展規律,投入積極因素,道路雖曲折,前途皆光明。